2014年伊始,已经年过80的对冲基金巨头乔治•索罗斯发表了他的新年观察。在新一年中,他最担心的是——中国。
在通过国际评论网站Project Syndicate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索罗斯表示,2014年的中国远远不是状况最糟的地方——最近一两年里,他已经把欧元区批得几乎一无是处,这次的新年文章也毫不意外地继续表示担忧。但是与欧元区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相比,索罗斯认为中国绝对是新一年里最难看得准的经济体:
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不是欧元,而是中国未来的方向。因为那种支持它快速发展的模式已经没了后劲。
索罗斯的分析还算简明,当然还是不得不充斥专业术语:中国过去的增长模式是用金融手段抑制家庭部门(主要是消费),从而赢得出口和投资的高速增长。中国目前的家庭部门已经萎缩到GDP的35%,大量的储蓄提供了充足的融资,结果是各种债务融资呈几何数的增长。债务问题成为越来越大的危险。
索罗斯还对近期的中国债务状况做了跟踪,他回溯说,2012年,中国央行开始控制债务的增长,但是当经济开始放缓时,中央政府又把增长放到了第一位。2013年7月,中国政府“让钢铁行业重新开炉”(restart the furnaces),央行则再度放松信贷。
这一次,中国领导层把经济增长放在了结构改革之前,而索罗斯认为这是正确的抉择。他解释说,在当时情况下如果结构改革与财政紧缩并举,会将经济推向通货紧缩和不景气。但随后的问题是,重新开始几何式增长的债务恐怕撑不过几年了。
文章里,索罗斯把最不中听的话放在了最后:如果中国改革遇到挫折会怎样?他的原话是“ repression at home and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broad”,意译一下的话,就是“内紧外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