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公布,2013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与上月持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高点。
制造业PMI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国家统计局认为,这表明中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不过,国家统计局统计师赵庆河也称,PMI显示新订单指数连续二个月小幅回落,企业补库存动力不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状况仍未好转,表明制造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够牢固。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4%,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为19个月以来的最高点;中型企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二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8.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连续四个月小幅回落。
2013年11月,构成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二升三降。
生产指数为54.5%,比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
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进口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从业人员指数为49.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八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
其它细项中,在手订单指数为45.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9%,比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采购量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2.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连续二个月回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及分析师周浩称,11月中国官方PMI终值与上月一致,高于市场预期值51.1。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这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经济完成全年增长7.5%的目标。从11月的单月数据来看,尽管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方案为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但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澳新维持此前的判断,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第四季度增长7.5%-7.6%,全年增速大约维持在7.6%的水平。■
附:国家统计局解读
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4%,与上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11月制造业PMI
1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3年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4%,与上月持平,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一、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到位和显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改善,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从分类指数看,11月份生产指数为54.5%,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为19个月以来的新高,是制造业PMI回升走稳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改善,制造业进出口形势进一步好转,1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50.5%,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4%,比10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大型企业对制造业经济企稳回升的作用更为明显。
二、PMI持续回升的基础不够牢固
制造业虽然总体稳中向好,但PMI继续走稳的动力仍需进一步巩固提高。11月份生产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但新订单指数连续二个月小幅回落,两者差值连续2个月拉大,显示出需求扩张慢于生产;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补库存动力不足;小型企业PMI为48.3%,连续四个月回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仍未好转。
以上情况表明制造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够牢固,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巩固来之不易的企稳回升的发展势头。
……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