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王伟光
摘要: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间断地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创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思想保证、物质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创造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贡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了充分的思想酝酿与理论准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而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既留下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这两方面都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实践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说,毛泽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教授(北京 100732)。
(2)《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许全兴
摘要: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三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哲学理论;学习和吸取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遗产;从具体哲学问题入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把哲学变成民族的事业。
关键词:《实践论》 《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作者许全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北京 100091)。
(3)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
梁琦 陈强远
摘要:合理的“等级—规模”分布层级结构,是城市层级体系优化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数,利用“等级—规模”法则检验和核密度估计,并基于空间经济学框架,建立劳动力区位选择模型,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层级结构与幂律为1对应的金字塔结构存在差异,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城市规模分布偏离了帕累托最优。户籍改革有助于优化我国城市层级体系。优化城市层级体系,应该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一致目标。
关键词:户籍改革 城市层级体系 劳动力流动
作者梁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州 510275);陈强远,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 510275);王如玉,招商银行总行(深圳 518040)。
(4)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王跃生
摘要:2000年以来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核心家庭比例明显下降,单人户显著上升,直系家庭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有别:城市核心家庭构成缩小,单人户明显增加,直系家庭稍有降低;农村核心家庭构成降幅较大,单人户提高,直系家庭上升。城乡二级家庭结构变动也不尽相同。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子女数量、人口老龄化、婚姻和住房情况对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为主导的时代,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加强以家庭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建设;改进户籍制度,减少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的地域分割;为增进和改善家庭代际关系创造条件。
关键词:家庭结构 人口普查 社会转型 城乡差异
作者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5)文化制度与国家构成——以“书同文”和“官话”为视角
苏力
摘要:国家不仅是个地域概念,更重要的是指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如何将高度离散的农耕村落勾连、整合并构成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机构,以进行稳定的政治治理,是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共同面临的课题。作为两项重要的文化制度,“书同文”和“官话”,对于军事政治统一即“武功”之后的“文治”不可或缺;对于培养和打造一代代在思想、情感和想象都属于这个国家和文明,而不是仅属于各自出生、居住、生活的农耕社区的政治文化精英群体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政治文化精英,读书识字对于历史中国的发生和拓展很重要,“读书写字”关涉持续的历史中国之构成。
关键词:文化宪制 书同文 官话 士 古代中国
作者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北京 100871)。
(6)论清词的经典化
沙先一 张宏生
摘要:清词对唐宋词既有继承,又有超越,为词体创作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和美学因素,在词的题材、创作手法、词境等多方面都有开拓,创造出一定程度上堪与宋词比肩的词体文学经典。清人无论在理论批评还是创作上,已经有了对本朝创作加以经典化的明确意识。清初以来,特别是晚清以迄民国,词学家们借助选本、词话、评点、论词绝句、点将录、模仿、唱和、文学史著述、文献整理、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从不同层面建构着清词中的经典。这一经典化的建构过程,既表现了人们对清词的认识,也从不同侧面体现出清词的价值,对于思考明清以来传统文学体裁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作品浩繁、时间尚未充分拉开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部分学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雅正传统的质疑、批判,相对于唐宋词而言,清词的经典化还不够充分。
关键词:清词 经典化 词学批评
作者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州 221116);张宏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 210093)。
(7)面向计算的汉语动词蕴涵关系研究和型式库建设
李新良 袁毓林
摘要:文本蕴涵的理论研究和型式库建设,具有语言信息处理上的应用价值。综合逻辑学上的蕴涵理论、语义学上的衍推理论以及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学界兴起的文本蕴涵理论,并参考配价语法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汉语常用动词间的蕴涵关系及其类型和规则集合。根据已发现的动词蕴涵规律,运用[±时间性包含]、[±转精]、[±致使]、[±相同语素]、[±相同主体]等语法和语义特征,将汉语动词的蕴涵关系逐级划分次类,形成一个层级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多种检索功能的汉语动词蕴涵型式库,为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任务提供有益的词汇本体知识。
关键词:蕴涵 衍推 文本蕴涵 论元结构 蕴涵型式库
作者李新良,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袁毓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 100871)。
(8) “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方志远
摘要:正统、景泰、天顺年间,明朝政府为动员民众赈灾助饷,推出以“冠带荣身”为中心的系列政策,并试图将其作为扩大财源的手段。但是,随着同一主题“国家动员”的反复进行,效果遂每况愈下。而“国家动员”一旦由权宜变为常态,性质也由应急转为敛财,从而遭致舆论的批评和民众的抵制,也迫使明廷不断降低“冠带荣身”等“国家荣誉”的准入门槛。民众对于“国家动员”认同上的变化,显示出明朝立国60至100年间,以天灾与赈灾为契机而导致的国家权力与社会财富之间发生的“异势”:社会财富始而被剥夺、被强制,继而被承认、被追逐,乃至在一定程度上“俯视”国家权力。
关键词:明代 赈灾助饷 国家动员 社会财富 国家权力
作者方志远,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传统社会与江西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昌 330022)。
(9)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平民政权”思想的演进轨迹
于化民
摘要:国民革命为幼年期的中共走进现代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共产党人不再企求在中国一步实现苏维埃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主要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性质和特点,考察各主要历史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以及对于革命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建立多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目标。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中共内部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尤其是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各阶级地位与作用认识上的分歧逐渐显现,进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革命思路和策略主张。大革命给共产党人留下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国民革命 民主共和国 平民政权 城乡工农政权
作者于化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6)。
(10)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
秦亚青
摘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国际行为体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从原来讨论行动的实在性原因转向探究行动的知识性原因,主要表现是实践理论的兴起。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一直试图发现国家行动的实在性因变量,比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将国际体系结构、国际制度、国际规范作为国家行动的重要原因。实践理论转而探索知识对行动的作用,将知识分为表象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两类,前者导向理性行动,后者导向自发行动。由于行动在大部分时候和大部分情境中受到背景性知识引导,背景性知识才是行动的主要驱动和基本逻辑。因此,促成行动的基本要素不是理性,而是行动者的历史、经历、文化和实践。这种新的趋势可以称为“知识转向”。知识转向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新的行动逻辑,挑战了西方主流理论的理性主义假定,更重要的是为“他文化”语境中的社会理论创新开拓了合法性空间。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 行动逻辑 知识转向 实践理论 他文化
作者秦亚青,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北京 100037)。
……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