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
著译者:[法] 简-帕斯卡•贝纳西(Jean-Pascal Benassy) 著 袁志刚 等译
丛书名: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ISBN:978-7-5432-2130-7
定价:58元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理论》的读者对象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是研究生宏观经济学基础教材,起点是本科宏观经济学,以两章篇幅概括了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以一种简洁和严谨的方式,介绍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中几乎所有核心主题,包括理性预期、跨时期动态模型、内生增长与外生增长、非出清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不确定性和货币等。本书中关于实际商业周期理论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介绍,将增长与波动、粘性工资与价格、消费与投资、和失业等整合在一起。并且,此书将理论与政策结合在一起,探讨了政府政策、政策的稳定性、可信性以及政治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等。本书的最后专门介绍了书中所用到的数学概念与工具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可独立地用作“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简-帕斯卡•贝纳西(Jean-Pascal Benassy)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获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国经济学研究与应用中心研究员。贝纳西以失衡经济学研究闻名于世。
编辑推荐:
作者撰写了一本极其深入与透彻的教材,将过去三十年中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最重大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读者。它全景式地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读起来如同读一本小说。作者的精彩阐述和无与伦比的抓住本质的能力,带领读者轻松自在地从简单走到复杂由于宏观经济学依然是个派别林立的领域,所以本书不仅将作为一本参考书而且将作为低年级研究生层次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标准教材而流行。
目录:
译者前言
全书引言
鸣谢
第1章 经济增长
1.1 引言 1
1.2 Solow-Swan 模型 2
1.3 短期均衡和动态化 3
1.4 黄金定律 5
1.5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6
1.6 收敛 7
1.7 两要素积累模型 9
附录1.1: CES生产函数 11
附录1.2内含的技术进步 12
习题 13
第2章 产出、通胀和稳定 15
2.1引言 15
2.2 基本的凯恩斯模型 15
2.3 菲利普斯曲线 19
2.4 动态的菲利普斯曲线 21
2.5 预期和政策有效性 22
附录2.1:鲍莫尔-托宾货币需求 26
附录2.2:指数化 27
附录2.3:不完美信息和经济工具的选择 28
习题 30
第3章 理性预期
3.1 引言 32
3.2 理性预期:一个简单的定义 33
3.3 穆斯模型 33
3.4 理性预期和政策有效性 35
3.5 预期和稳定性:卡尔甘模型 36
3.6 随机动态方程的解 39
3.7 学习和理性预期 42
附录3.1:信号挖掘和适应性预期 44
习题 45
第4章 最优化主体的跨期均衡 48
4.1 引言 48
4.2 收入外生条件下的拉姆齐模型 49
4.3 迭代模型 51
4.4 迭代与货币 56
4.5 拉姆齐-迭代模型 57
附录4.1 一个基础的动态方程 60
习题 61
第5章 非出清市场与不完全竞争 63
5.1 引言 63
5.2 瓦尔拉斯理论:缺失的一环 63
5.3 非出清市场与不完全竞争 65
5.4 一个宏观经济范例 71
5.5 冲击和相关性 79
附录5.1:数量信号:一个范例 82
附录5.2:不同的刚性组合 83
习题 84
第6章 不确定性与金融资产 87
6.1 引言 87
6.2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和风险厌恶 87
6.3 完全市场均衡 90
6.4 完全与不完全市场 93
6.5 资产定价:基准情形 94
6.6 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 96
6.7 风险厌恶和可替代性 98
附录6.1 不完全市场和无风险利率难题 101
附录6.2 多种实体商品情况下的阿罗-德布鲁均衡 104
习题 107
第7章 拉姆齐模型 110
7.1 简介 110
7.2 拉姆齐模型 110
7.3 市场均衡 112
7.4 效率 114
7.5李嘉图等价定理 115
7.6 政府支出和动态 116
7.7 外生技术进步 117
7.8 离散时间的拉姆齐模型 117
附录7.1:有扭曲税收的政府支出 118
习题 121
第8章 迭代模型 123
8.1 引言 123
8.2戴蒙德模型 123
8.3 市场均衡 124
8.4 最优 127
8.5 养老金 129
8.6 国债动态 132
习题 134
第9章 内生增长 137
9.1 引言 137
9.2 AK模型 138
9.3 技术进步和内生增长 139
9.4 罗默模型 140
9.5 内生的生产力增长 144
9.6 不存在规模效应的模型 146
附录9.1 资本和动态变迁 148
附录9.2:随机的生产力改进 150
习题 152
第10章 竞争性商业周期 155
10.1 引言 155
10.2 DSGE方法 156
10.3 一个特例 157
10.4 折旧及传导 159
10.5 跨期替代和劳动波动 160
10.6 资产定价 162
10.7太阳黑子 164
10.8内源性周期 166
附录10.1抽签就业 169
附录10.2 周期中的产出和资本 171
习题 174
第11章 货币 177
11.1 引言 177
11.2 为什么选择货币制度? 178
11.3 迭代模型中货币的脆弱性 180
11.4 效用函数中的货币 182
11.5 现金先行模型 184
11.6 问题与矛盾 185
11.7 非李嘉图式的解决方法 188
11.8 拉姆齐-迭代货币模型 191
附录11.1 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信息的论点 194
附录11.2 比例性货币转移 197
附录11.3 韦尔模型 197
习题 200
第12章 货币与周期 203
12.1 引言 203
12.2 一个简单的货币模型 203
12.3 不完全竞争 206
12.4 信号提取与名义价格粘性 208
附录12.1 完美信息均衡 213
附录12.2:不完美信息均衡 214
习题 215
第13章 名义刚性与波动 218
13.1 引言 218
13.2 早期模型 219
13.3 名义刚性与相关性 222
13.4 名义刚性的三个模型 224
13.5 粘性价格下的DSGE模型 228
13.6 DSGE模型:性质和扩展 231
附录13.1 菜单成本 233
附录13.2 真实和名义刚性 235
附录13.3 脉冲响应函数及传导机制 236
附录13.4 通货紧缩 237
附录13.5价格动态 241
习题 243
第14章 消费、投资、存货与借贷 246
14.1 引言 246
14.2 消费 247
14.3 投资 250
14.4 存货 253
14.5 信贷 256
附录14.1 不完全竞争加速器模型 260
附录14.2 存货 260
习题 262
第15章 失业:基本模型 265
15.1 引言 265
15.2 简单框架 265
15.3 三种经典的工会模型 267
15.4 内部人和外部人理论 270
15.5效率工资 273
15.6 隐性合约 275
附录 15.1 集中度与失业 279
习题 282
第16章 失业的动态视角 283
16.1 引言 283
16.2 简单的动态框架 283
16.3 一些动态关系 284
16.4 怠工模型 285
16.5劳动力市场的匹配 288
习题 291
第17章 政策:公共融资的视角 293
17.1 引言 293
17.2 政策设计要素 293
17.3 弗里德曼法则 295
17.4 税收平滑 297
17.5 最优拉姆齐税收 298
17.6 最优铸币税 300
附录17.1:扭曲性税收的成本 302
附录17.2:迭代模型中的最优铸币税 304
习题 305
第18章 稳定化政策 308
18.1 引言 308
18.2 最优货币和财政政策 309
18.3 政府信息和政策有效性辩论 311
18.4 利率的规则和确定 315
附录18.1:模型不确定性和稳定化 318
附录18.2:工具不稳定性 319
附录18.3:非有效性论证:一个简单的模型 321
附录18.4:财政政策和确定性 322
附录18.5:庇古效应和整体确定性 324
习题 326
第19章 动态一致性与可信性 329
19.1 引言 329
19.2 动态一致性的直觉 329
19.3资本税动态一致性 330
19.4货币政策与可信性 332
19.5可信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335
附录 19.1:声誉与信用 337
习题 339
第20章 政治经济学 340
20.1 引言 340
20.2阿罗不可能定理 340
20.3 中间投票者 342
20.4 投票和再分配 344
20.5 预算赤字的政治经济学 345
20.6 提案的异质性 347
附录20.1:赤字的政治经济学 348
习题 350
A 数学附录 353
A.1 矩阵 353
A.2 函数 355
A.3 静态优化 358
A.4 动态优化 360
A.5 动态规划 362
A.6 非合作博弈 364
A.7 随机变量 368
A.8 时间序列和随机过程 371
A.9 理性预期动态方程的解 374
A.10 动力系统 376
A.11 确定性 379
A.12 一些有用的算式 381
A.13 参考文献 383
序言:
全书引言
本书的目的
本书是为研究生编写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为了使其能更好地被一年级学生所接受,本书的前两章对研究生应已掌握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之后的十八个章节中逐渐建立起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尽量使其易于理解, 同时在各章中还给出了各个主题所对应的模型,模型的求解和结论都相当简洁。
在写作本书时,我力求达到两个主要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无论宏观模型多么简单,只要有可能,我尽量将其建立在明确且严谨的微观经济基础上。近几十年来,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趋势表现为从特设模型向有微观基础的宏观模型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发展。所以我竭力用简单的教育学方式展现出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个目的是给出宏观经济学各个主题尽量简化的形式化模型。数年来,经济学领域逐渐变得越来越技术性。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前沿发展。但这有时也会引发一种构建过度复杂模型的趋势。在本书中,我将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许多艰难的概念性问题可以通过简单建模来解决。而且这些模型可以得到明确的解,进而能有效揭示出其背后蕴含的基本经济含义。
本书的组织架构
每一章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主题,通过一系列同质性模型进行描述。所要教授的核心要素组成了各章主体,各章末尾附有附录以供拓展。
实际上,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读者跳过附录也不会妨碍正文的理解。有些章节的附录比正文内容更为技术性,而有些章节的附录虽然技术性不强,但与正文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老师们可以按照个人侧重点,将附录当作可选教学附加材料来确定是否讲授。
如书名所示,本书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理论,主要目的是教习宏观经济学概念及宏观经济分析的各种工具。一些章节标注了数字以表示其重要程度。但数字与各章内容在实证研究中的贡献大小无关,在阅读材料中列出了一些合适的实证研究参考。
每章的结尾附有一些由章节正文内容的趣味性发展成果改编成的习题。在网站www.oup.com/us/MacroeconomicTheorySolutions上可以找到习题的答案。
为了使本书的学习更为方便,在书的最后还有一章数学附录,其中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数学工具结论。该附录不是严格的数学论述,可以看作是类似于一本食谱的东西,仅供参考。
本书概览
本书的前两章给出了本科生教学中所用到的主要模型概论,并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状况。
第1章研究了著名的索洛-斯旺增长模型,指出增长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资本积累(其中部分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本章中技术进步是外生的,资本积累函数也是外生的。
第2章研究了凯恩斯传统下的产出、就业和通胀决定模型。我们顺次描述了IS-LM模型,AD-AS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我们还描述了著名的关于凯恩斯模式稳定性的争论,正是从这个争论开始,凯恩斯思想逐渐衰落,有微观基础的宏观模型逐渐兴起。
接下来的四章描述了宏观经济学现代研究方法的四块基石。
第3章描述了理性预期(RE)概念,亦即在随机环境中的完美预见思想。理性预期已经成为预期理论的基准,在该概念产生以前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都被归咎于期望误差的存在。理性预期概念的出现引入了许多迄今为止依然陌生的问题,我们将顺次研究稳定性,多重解,学习效应和信号提取等问题。
第4章研究了无限视界中的一些确定性模型,其中所有决策均由最大化经济主体做出。附加随机冲击的模型以及被称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最常用的工具。由于这类模型本质上十分复杂,我们将从简单的确定性基准模型开始进行学习。各模型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其“人口学”假设。第一个模型中,消费者是永久存续的个人。之后引入的迭代模型则假定家庭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家庭产生,邻近世代的家庭生命时期有一部分相互重迭。最后我们将学习一个综合性模型,其中经济主体是永久存续的,但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家庭产生出来。
第5章研究了非出清市场和不完全竞争的严谨模型,这是在凯恩斯模型中引入微观基础的必要步骤。首先我们简单描述了非出清市场框架内的价格决定和数量决定;继而举例说明在各种价格和工资粘性假设下价格决定和数量决定的结果;最后指出随机冲击引起的差异以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依赖于所假定的价格和工资粘性。
第6章在个人层面及一般均衡层面引入不确定性,首先描述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介绍预期效用理论,并给出一些风险厌恶的测量方法;接着介绍几个一般均衡模型,并回顾了所谓的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模型以说明建立起的概念如何应用于金融资产定价问题;最后引入“非预期效用”概念,这个概念允许我们不必考虑风险和可替代性问题。
接下来的三章研究建立在明确微观基础上的增长模型。
第7章研究了著名的拉姆齐模型。拉姆齐(Ramsey,1928)超前数十年就建立起了一个严密的增长模型,其中在每一时刻永久存续的最大化消费者均就消费和投资的选择进行决策。从许多角度来说,拉姆齐模型都构成了一个基准,尤其是它可以演示一些特殊性质,如跨期效率和李嘉图等价等。
第8章研究了具有重迭世代(OLG)人口结构假定的增长模型。我们首先全面研究一个简单的模型(Diamond,1965),假定经济主体存续两个时期。通过该模型我们会发现,由于人口假设的变动,基准的拉姆齐模型的许多性质都不再成立——市场均衡结果可能是无效的,财政政策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此外,我们还将对与养老金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讨论。
第9章研究了内生增长。本章以前的模型都假定经济增长的主要解释力量——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内生增长理论则假定技术进步是个人或企业有意识的利润最大化活动的结果。本章第一个模型中,生产力的提高源于产出多样性所产生的额外报酬,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租金而寻求产品的多样化;第二个模型则假定研发活动直接提高了生产力。最后我们将对所谓的规模效应因素进行研究。
第10章给出的第一个经济波动模型用到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即经济受到如技术冲击等各种冲击后的跨期一般均衡。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本章将只考虑“真实”(即非货币)经济,所有市场都假定是瓦尔拉斯式出清的。这是相关研究中首先建立的模型,而由于其真实性假定,也被称为“真实商业周期”模型。我们重点研究了经济周期中的消费和投资配置,资产定价和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问题。另外,本章还介绍了其它两个商业周期理论:一是黑子理论,其中来自系统外的冲击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二是内源性商业周期理论,认为本质上经济是不稳定的,但却按照确定性周期轨迹来运行。
第11章引入了货币。在本章以前我们考虑的都是“真实”经济,所有的交换都是通过各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实现的。尽管在研究长期增长趋势等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出这种简化,但在短期波动的研究中“真实”经济假设就不适合了。货币的引入不是简单的工程。货币交换会对可能发生的交易方式进行限制,而货币本身就回报率而言又是严格劣势的资产。所以我们先引入一些货币形式,这些形式的货币可以用来确立货币交换机制的存在价值,继而我们将指出许多传统的货币选择机制可能会造成困难和矛盾,并给出解决的方案。最后我们将货币引入拉姆齐、OLG模型并得到一个综合模型。
第12章将货币引入第10章中描述的经济波动模型。首先我们要说明,由于名义变量对名义货币的冲击会进行充分的调整,货币的引入并不会加剧模型中的经济波动。非完全竞争的引入亦如是。最后我们将引入开创性的卢卡斯传统(Lucas,1972)中的不完美信息因素并说明对各种冲击的错误感受可能会使货币冲击造成经济波动。
第13章研究了非出清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尽管市场出清的动态模型(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非完全竞争)能够在面对需求冲击时解释波动,然而一旦考虑数值的计算时,该模型就不能满足重要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对此一个较好解决方法就是将各种形式的名义价格或工资粘性引入模型。本章中我们将引入几种粘性形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几种粘性在名义冲击下会产生多种一致性的经济反应。与前几章一样,本章的讨论也是通过可明确求解的模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模型背后的运行机制。
第14章进行了“局部均衡”框架分析,在第7到13章的完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一些问题得到的命题相对粗劣。我们从消费问题开始,对平滑性消费,确定性等价问题以及预防性储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研究投资问题,我们将对附加了安装费用的投资标准模型的推理和运用进行描述。此外我们还将说明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如何得到“加速数”的问题,随后引入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存货。我们首先指出一种商品的可存储性使得企业不必对消费者实行配给制,在宏观经济学中这是一个常用的假设;继而我们指出虽然生产的平滑性是存货量的函数,但生产的波动性可能依然比销售的波动性更大;最后,我们就可以在一个不完全竞争框架内将存货和产量同价格制定机制联系起来。本章的最后研究了信用问题,在前面的宏观经济模型学习中,关于信用的研究是很模糊的。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说明不完美信息(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如何导致信用配给制度的形成。
接下来两章将对失业问题进行研究。第15章描述了统一的一阶段模型框架下的几个基本失业模型。首先我们介绍了关于企业和工会(垄断工会,有效协商,有权管理)之间相互作用的三个传统模型,接着对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以及各种隐性合同问题进行描述。
第16章将失业问题置于一个动态和跨时期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强调了人们进出失业群体的流动性。介绍完一般性框架,我们就会将前一章中的有效工资模型动态化,最后介绍近来关于失业问题动态分析中常用的匹配函数。
第17到19章研究了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及相关争论。第17章关注的是“公共融资”的方向,其核心思想是追求公共支出性融资所造成经济扭曲的最小化。我们从两个经典例子开始:弗里德曼法则和税收平滑;接着对这个方法的支柱理论之一,拉姆齐税收进行考察;并应用这些原则来确定政府支出性融资结构中货币创造和正常税收所占的最优比例。
第18章研究了稳定性政策,即政府应对经济冲击的最优举措。通过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模型分析,我们给出了最优政策的两个重要示例。首先我们介绍了确定性条件下的铸币税模型,在瓦尔拉斯框架内将经济稳定和公共财政联系起来,随之研究了非瓦尔拉斯情境,并考察了由萨金特和华莱士于1975年掀起的“政策有效性”的著名争论。我们发现适宜的政策选择可以避免该无效性论断。接着我们对另一种潜在的经济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这种不稳定性正是由政府政策本身所引发的。萨金特和华莱士在1975年的同一篇论文中指出,固定的名义利率将会导致价格的不确定性。后来的“泰勒法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在一个微观基础模型中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如果保证庇古效应成立,就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条件便足以确保全局确定性的性质。
第19章研究的是时间一致性问题。在经济政策制定问题上,无论从财政、货币还是其他许多方面而言,这个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如果在时期0为之后的某一期时期t制定政策,但当时期t到来时该政策已经不再是最优的,那么此时就出现了时间一致性问题。首先我们将简单描述时间一致性问题,并介绍几个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适用的例子,最后给出几个解决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方案。
第20章力图将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联系起来。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决策制定不是由个人做出的,而是由代表高度异质性利益的政客所做出的。首先我们将介绍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继而说明对偏好的充分限制能够保证一个解的存在;随后我们将对著名的中间投票者定理进行描述,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重新分配问题。中间投票者定理假定所有的政客拥有相似的政治纲领,这个假设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或然投票”模型,使不同的政客拥有不同的政治纲领。我们会看到,如果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政客持续执政能保证预算平衡,那么拥有不同目标的政客轮流上台则可能会导致政府赤字的发生。
最后是一个简单且体系完整的数学附录。附录给出了书中正文的模型构建及推演所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结论。
…… [点击查看详细]